2018年上海中考语文作文解析

时间:2020-09-29
无论中考还是高考,作为中考语文的巨头之一,中考作文总是会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考点之一,从中考作文的题目我们就能看出来该省市对于整个中考的命题趋势。2018年上海中考的作文很有新意也很有深意,从一幅图表让你引发联想,面对困难,你们该如何去解决。材料作文题是一种很好的作文出题形式,很是别致新颖,2018年上海中考语文作文是一道“标新”却不“立异”,“顶天”又“立地”的好作文试题。
  
  首先,这个题目贴近学生生活,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无论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遭遇过困难和挫折。学生大多有求助的经历、体验和感悟。并且这道试题针对性很强,提出了“00后”的概念。“00后”要不要求助?如何求助?为什么要求助好友?从中可以引发诸多回忆、思考和联想,演绎出很多的主题。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好说,有体悟可谈。并且文体可以自由选择,可以叙述自己的经历,也可发表议论。可以写成童话、寓言、小说……可以用日记、书信、演讲稿、倡议书等形式来呈现。无论是内容主题,还是文体形式,学生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第二,这个题目紧贴教材,又跳出教材。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找到语文学习的路径,也得从学好教材开始。《小马过河》、《走一步再走一步》等课文都是非常好的写作范例。如果学生能习得这些课文的写作要领,对接自己的生活,找到个性化的写作节点,何愁写不出好作文!
  
  第三,“非连续性本文”的引入,切合当前学生阅读、写作的现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中提出“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当下,报刊、杂志、网络上的文本很多以非连续性文本形式出现,以广告、传单、证书、地图、时刻表、票据清单、图解文字等形式呈现,如何理解非连文本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作文试题以非连续文本形式呈现,引入学生熟悉的话题,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是材料作文的一种创新。
  
  最后,这道作文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思理趣。
  
  中考、高考作文特别强调三个关键词:深刻,丰富,创见。乍一看,深刻、丰富、创见都是思维的范畴。朱光潜先生说: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的‘推敲’”,“语言跟着思想感情走”,由此观之,作文的关键就在思维训练上。在整个写作中写作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语言能力是作文能力的基础,而培养思维能力是作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本道作文题,字面上理解可以叙事、可以议论,能考查出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思维肤浅的学生只写简单的求助经历,而思维深广的学生会有自己的“情思”和“理趣”,把自己的真实经历或者想法感悟升华出富有哲理的主题。如果作文只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情思”和“理趣”,要想得高分,那是痴人说梦的事。
  
  总而言之,这是一道“标新”不“立异”,“顶天”又“立地”的好作文题。“顶天”是指符合新课标语文教学的精神,符合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趋势,“立地”是指接地气,贴近初中教学,贴近“00后”学生生活。无论站在学生的角度还是教师的角度,这都是一道上乘的作文题。
  
  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华丽回归
  
  金华开发区初中语文教研大组长、金华十五中语文教研组长 常小惠
  
  2017年金华中考作文题的主角是小蚂蚁和大海,续写或是以大海的身份给蚂蚁写封信。两种形式——续写、书信,都是初中阶段训练得比较少的,这仅仅是形式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篇作文,若是不虚构,根本就没法写。这和平时老师通常要求学生写作尽量从自己的生活取材是不一致的。所以,此题一出,师生哗然。
  
  如果把2017年的那道中考作文题称作一曲浪漫主义的重奏,那么2018年的这道中考作文题则完成了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华丽回归。
  
  命题者提供了一个图表,呈现了00后中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的各种解决方法。其中求助好友、求助家长、自己解决占比较大,求助网络、求助老师等占比较小,这个数据基本涵盖了中学生日常解决困难的主流方法。此题和去年的作文题最大的不同就是把考生的思路拉回现实,直面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
  
  总体上说,这道题目符合当下中考作文命题的大方向,审题障碍不大,围绕“困难”的解决就可以了。写作要求指向明确,图表中的数据,既反映了中学生遇到困难解决的途径,又给考生写作思路的暗示。而且又明示考生,可以调动自己的回忆、联想、思考来写。所以,从大方向来看,偏离写作要求的考生不会多。但是,真要写出高分作文来,也并不容易。
  
  一、“什么困难”见境界。
  
  估计会有不少考生会写学习上的困难,有些也会写生活上的困难。如果只作简单的思考,就会很一般。比如学习上遇到拦路虎,向同学、老师求助即可,若向网络求助的话,有时就和抄作业没什么两样了。或者写生活中有困难,让父母帮着解决一下。其实,这样的“困难”很难写出高境界的文章来。“遇到困难时你会向谁求助”,一定是解决自己的困难吗?能不能把解决别人的问题当成是自己的困难呢?比如《掌心里的清凉》一文,哥哥遇到的困难是“弟弟难以忍受炎热”,哥哥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困难,既让弟弟免于炎热,又让爸妈可以安心工作。这样就把哥哥的形象塑造得令人喜爱且敬佩了。
  
  二、“如何解决”见智慧。
  
  前面我已经谈到了用最简单的方法向人求助解决困难,有点类似于“开门大吉”这样的电视节目中,当自己不会的时候可以使用“求助”,这样的“拿来主义”没有多少智慧的含量。我想到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当“我”被困在悬崖的时候,父亲赶来了,“我”向父亲求助,父亲给他的帮助只是语言的指点和鼓励,“我”实际上是靠着自己一步一步从悬崖上下来的。我在这个被帮助的过程中,不仅解决了“下悬崖”的问题,还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考生其实可以从这篇文章中习得一些构思的经验。
  
  三、“解决的意义”见高度。
  
  如上继续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文中的“困难”好像是“悬崖”,被困在悬崖上了,只要想办法把“我”弄下来就好了。来个消防员或是超人、蜘蛛侠,困难“秒解”。可是,困难真的解决了吗?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我”被困在悬崖上的真正困难是“胆小”“不自信”,所以,解决的意义可以是“悬崖脱困”,也可以是“壮胆自信”。记叙文除了靠细节生动拿分外,立意高下对于得分的影响更大。
  
  当然,以上主要是从写叙事性文章来说的,着力在“回忆”“联想”,若着力在“思考”,也可以写出不错的议论性文章,这就要好好研读一下题目给的分析统计图了。即便是写议论文,也不要离开自己的生活太远,还是踏踏实实写篇贴近考生生活的“现实主义”的作文更拿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