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校外辅导班,虽然费用高,但暑假时,孩子的学业怎么办?

时间:2020-07-16
近期,教育部决定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在6月15日前,重点摸排培训机构是否存在学科类培训内容未备案、培训班名称不规范、从事学科类培训教师无教师资格证等办学不合规定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因“盲目减负”带来学校教育水平下降的情况。

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要加强管制,杜绝安全隐患、严控超标培训,避免学生在培训机构超前学习,结果脱离知识吸收、消化的正常体系,平白增添学业负担;

二是加强学科类培训教师的管理,有些“小作坊”式培训机构,安排初中未毕业的“大妈”在教学生数学,问起授课形式,连最基本的“怎样安排教案”都搞不明白。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确实起到规范化的作用,但也由此带来“白名单”上的机构学费“理直气壮涨价”,“黑名单”里的机构办学地点则更加隐蔽的现象。

在现行教育模式下,校外培训是一个“供需两旺”的巨大市场,利润丰厚。一些父母们面对上涨的辅导费“深恶痛绝”,但为了孩子的未来,又不得不“咬牙付出”,即便教育主管部门严禁“超前教育”,但挡不住家长对校外补课的旺盛需求。

校外培训机构有存在的必要性。什么样的孩子可以去辅导班?一是有些孩子在课堂“听不懂”,他们需要在校外再次接受培训,重新听一听课,巩固吸收知识;二是有些孩子“吃不饱”,这样的孩子,可以参加“拔尖式”培训,更大程度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目前从实际情况看,后者所占比例超过前者。

“笨鸟先飞‘不吃亏。”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声。一位五年级的家长说,孩子班上的同学多数参加校外培训班,有的甚至辗转奔波于多个补习班,自己的孩子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都要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的辅导班,周末两天还要加练钢琴和数学,”“孩子听话,虽然偶尔叫苦,但能坚持。”

因为升学的竞争,家长们考虑更实际:升不上好初中,进不了好高中,考不上985/211,以后就要靠边站。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一些辅导班“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超前教育班,更容易获得学生家长的欢迎和认可,似乎老师讲得更快、更多,孩子的成绩才会更有保障,全然不顾孩子对知识的承受能力和接受能力。

暑假未至,预习班的招生已经铺天盖地。尤其在近几天中考的考场外面,孩子们前脚迈进考场,一些暑假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软磨硬泡和家长们“聊上”,聊天内容多是围绕关于孩子的成绩如何,打算报考哪所高中这些话题上:孩子考高中没问题,新高考政策影响明显,与其在家玩两个月,不如干脆花几千块钱,好歹学一点高中的知识。

也有家长回答的颇为隐晦:“我们班几个家长已经组织好了,他们考察好了一个不错的班,组织大家团购,老师非常在行。”

“教育投资最重要,我一点都不后悔这个决定。”某位家长在群里直言不讳。有专家认为,如果在学校里吃得饱,家长何必花高价让孩子到校外培训机构补课?对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为了孩子的学习,让家长又爱又恨的校外辅导班,即使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也需要严格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