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高校排名_院校介绍

时间:2019-09-04
浙江工商大学高校排名_院校介绍

浙江工商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省会城市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至今已有103年的办学历史,有章乃器、骆耕漠等著名校友。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学校拥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法学、理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在校学生34640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690余人。2006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学校下设工商管理学院、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日本语言文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商学院、章乃器学院、MBA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学院等23个学院和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浙商研究院、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所、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统计科学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食品研究院、水产加工研究所等50余个研究机构。 学校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门类(覆盖21个招生领域), 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重点专业、64个本科专业(学校在14个省市区列入第一批招生;30个本科专业列入浙江省第一批招生)。拥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2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4个按一级学科建设的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浙江省重点学科, 6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行业创新平台,6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6个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1个浙江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在我国南方设立的唯一海外日本学研究重点基地,全国首个鲍莫尔创新研究中心。学校还设有浙江省唯一的全球金融保险业(LOMA、CPCU)教育考试中心,浙江省省属高校唯一的教育部国外考试(TOEFL、GRE、GMAT)中心和公共外语考试中心、全国日语能力测试考点。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是浙江省3 个高校出版社之一。学校出版的《商业经济与管理》和《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商业经济与管理》杂志是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 学校现有教职工211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30余人,博士生导师57人,正高职称258人,副高职称607人,博士638人。拥有“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3人,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辅导员1人,中国“杰出青年法学家”1人,浙江省功勋教师1人,浙江省优秀教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7人,入选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12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4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省“千人计划”1人,钱江学者(省特聘教授)3人,西湖学者6人。 学校先后与美、英、加、澳、日、韩等国家的50多所大学、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现有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与中国商务、商务汉语等多个培训、合作项目。2004年起,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MPM)。浙江工商大学法语联盟是法国法语联盟在浙江省的唯一合作伙伴。学校与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165.8万平方米,分为下沙校区和教工路校区,总建筑面积95.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9亿元,教学用计算机10950余台。图书馆纸质图书259.66万册,数字资源60000GB,中文纸质报刊2110余种,外文纸质报刊240余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21000余种。 浙江工商大学秉承“诚、毅、勤、朴”的校训,正在大力实施“创新强校,特色名校,加快转型,跻身百强”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211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30余人,博士生导师57人,正高职称258人,副高职称607人,博士638人。拥有“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3人,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辅导员1人,中国“杰出青年法学家”1人,浙江省功勋教师1人,浙江省优秀教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7人,入选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12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4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省“千人计划”1人,钱江学者(省特聘教授)3人,西湖学者6人。

浙江工商大学的前身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建于1911年3月15日(清宣统三年一月),由绅士郑在常筹资创办,7月,清政府学部批准立案。悠悠九十余载,16次易名,12次迁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富有成效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针对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毕业生大幅度增加,就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形势,在浙江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从实际出发,根据国家政策努力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给毕业生就业创造最大的空间,开辟尽可能广阔的就业渠道。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提出就业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拨出专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制度,通过引入激励机制,发挥全校力量帮助毕业生就业。  ◆在学校报刊和宣传栏上大版面定期刊登有关就业信息,每周对就业工作进行动态通报,制作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流程图,开辟了就业信息阅览点、就业信息上网查询点等场所,帮助学生了解总体就业形势和国家有关就业政策。  ◆学校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网站,重点改造了学校就业信息数据库,为毕业生及时提供就业最新动态、用人单位信息、人才需求详细信息等内容,构建用人单位与我校毕业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部分二级学院也建立了用人单位信息数据库。  ◆学校面向社会发布毕业生生源情况。学校、二级学院、任课教师和论文指导教师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品学兼优毕业生,扩大了毕业生推荐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媒体推荐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的学生就业,取得较好的效果。  ◆全年开设毕业生就业指导课,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就业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就业技巧。以座谈会等形式直接与毕业生接触,及时掌握毕业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摆正就业心态,调整期望值,鼓励学生转变观念、积极签约。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与规划。  ◆直接向用人单位发征询函,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用人信息;学校职能部门派人参加一系列人才交流大会;学校领导亲自带队,走访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事局和重点企业,召开人事部门负责人就业恳谈会;大力挖掘就业潜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  ◆根据中小型就业招聘会供需双方针对性强的特点,学校开辟专用场地,以沿海发达地区为基础,结合相关专业,经常性地召开各种类型的专场招聘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还积极承办由省教育厅主办的浙江省高校财经类毕业生就业招聘会,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浙江工商大学完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相关政策的实施办法》,为未就业毕业生落实政策;对未签约毕业生逐个分析,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这些开拓创新、讲究实效措施的实施,大大加强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联系,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并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3届本科毕业生在浙江省就业率高达91.9 %,在全国就业率高达89.2%。在应届毕业班中有6个班级的就业率达到100%,27个班级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也连续几年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0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一览表:  出国及考取研究生5.6%  科研、高校、金融、医疗及各类事业单位20.3%  国有大中型企业23.3%  三资、私营及其他企业43.9%  机关6%  部队0.9%  

学校拥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法学、理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在校学生34640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690余人。2006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学生宿舍我校下沙校区位于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东区,东临钱塘江,远眺萧山观潮城。校区占地面积1709亩,其中后勤生活区占地面积547亩,可容纳20000名学生,目前下沙校区已建成房屋面积约73万平方米。 校园地形呈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梯型结构,教学区东西长约为1500米,南北宽约为450米。教学区现绿化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其中景观河面积达1.2万平方米。下沙校区总投资约为17亿元,整体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沿钱塘江特有地理优势,整个校区以东西向的学术轴和南北向的社会轴把校园分割成教学区、中心区和运动区等区域。教学区建筑群呈“船形”几何型,错落有致、从低到高、从东西两翼逐渐汇集到“月牙形”的综合大楼和图书馆,突出主体建筑对全局的控制地位。其中下沙校区综合大楼、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及学生食堂等多项工程获得省、市建筑工程质量奖。我校下沙校区是下沙高教园区高校中占地面积最大、容纳学生最多、各项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校园。学校拥有13.8万平方米的体育场馆,其中下沙校区占11.5万平方米。下沙校区体育中心建筑面积达2.7万平方米,包括一个室内游泳馆、一个室内羽毛球馆、二个室内乒乓球馆(可摆放40多付标准乒乓球桌)、一个健身房、一个健美操馆、一个武术馆,三片室内篮球场、三片室内排球场。此外,室外体育设施有二个标准塑胶400米田径场(其中一个拥有11000多个座位的看台)、三个人工草皮标准足球场、十七片篮球场、十四片排球场、十片网球场,一片素质拓展基地。学校还计划建造一个可容纳5000多人的文体中心,能充分满足我校学生体育教学训练、健身及文艺活动等的需求。下沙校区的各项后勤生活设施全部由我校自行建造、自行管理。学生公寓实行小区式管理,分为金沙港生活区和钱江湾生活区。生活区绿化面积达7万平方米,园区内绿草如茵、环境幽雅,每个园区内均设有食堂、生活服务部等较为完善的生活设施,公寓楼内还配有自助洗衣房等设施。学生寝室为带独立卫生间和开放式阳台的4人间的新型学生公寓。每位学生配有床铺、组合学生桌(可放电脑、书籍等学习用品)及衣柜等家具,寝室内设有电话机接口、电视信号线接口、计算机网络接口、饮水机电源接口以及空调电源接口,卫生间内配有电热水器和沐浴龙头,盥洗室配有洗脸盆和洗衣盆。学校后勤服务中心将以优质的服务为每一位入住的学生解除后顾之忧,尽心尽责地为学生的学习深造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条件。根据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物价局关于高校学生住宿费的收费标准,下沙校区新生住宿费标准为1200元/人.学年,教工路校区新生住宿费为600—800元/人.学年(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生入住教工路校区)。 食堂 平均伙食标准

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