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疯转在线外教一对一教学,孩子受用吗?

时间:2020-08-03
朋友圈里疯转着给孩子在线请外教,视频一对一上课的照片。通常是家长分享朋友圈后,连同授课二维码及孩子学习照片一同转发,之后家长既领到教学优惠,又让能督促孩子坚持练习,在这种动力下,不少家庭已加入该行列;朋友圈里除了看见小学生参与,连婴幼童也在接受这样的外语“培训”。从目前的在线学习外语风行程度看,不难发现,家长对孩子学好外语有着极其迫切的愿望。
  
  有一回周末,几个家庭相约带娃出门走走,毕竟孩子们年纪都差不多,能玩到一块儿去,快乐的郊外游出发啦。就在家长提议让孩子们合唱一首歌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起初孩子们有点不好意思,但有人提议唱《小星星》时,几乎所有孩子张口就唱“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顺溜地把整首歌唱完,在大家鼓掌欢呼后,我提议来首中文儿歌,这时孩子们互相对望,毫无头绪,孩子脑海里却没有一首共同的中文儿歌,看着大家都尴尬,最后我切换了话题,没有发生我预想的大合唱。
  
  “刚才我听你儿子说英文,讲得不错啊”
  
  “还行,常用的单词、语句他基本都会背了。儿子快来!说说你会的水果单词”紧接着,孩子嘴里一个劲儿“蹦”出不同的水果单词,说对一个,家长鼓个掌,只要看见孩子背出连自己都不认识的单词,孩子她妈恨不得全车人都能听见她儿子的声音,必须补一句“这也是每晚在线外教一对一视频教的”。可是后来我用汉字写个孩子刚背完的水果名,他却不认识,说家里没教。让外语赢在起跑线上,却让中文输在了起跑线上。只因为这是我们母语,迟早会懂,所以不着急学,也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明白吗?
  
  大家对学龄儿童会说一口好的英语是投去羡慕和仰慕的眼光,但把在“泣”字念成了“立”的行为不以为然,孩子还小,不认这么多汉字,也是情有可原,但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少背了几个单词时,却立马给孩子下载英语教学app等等的练习扑面而来。这样的现象,作为家长的你是否觉得有所不妥呢?家长看到孩子比其他小朋友多会几个英文单词而感到自豪,却认为同龄孩子比他多背几个汉字、几首唐诗,也没什么了不起。
  
  在孩子记得雪梨是发音“pear”的时候,是否也知道“孔融让梨”的中华美德。这样的口语竞争与孩子气质的培养,哪个更重要?我没有办法衡量,但至少不能让孩子失去接触中国优秀文化的机会。
  
  你也许还停留在,认为中国文化太保守、安静、不活泼,不能充分发挥出孩子的天性而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去刻意传授,而实际上中国文化对孩子成长教育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在孩子开始树立价值观的时候加以引导,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前提是作为家长您需要有这样的认识。
  
  小时候,最深的记忆总是停留在“吃”,家长常在耳边说起“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米都要吃完,珍惜粮食,体会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这样的优秀美德,你应该也常对孩子说。家长对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仅影响孩子对事物的看法,也对他们的谈吐修养有着直接的影响。谈吐修养,除了靠日常家长言传身教之外,也可以通过“工具”来修炼,“读书认字”是最好的形式。经常有家长跟我唠叨起,自家的孩子不爱说话、不擅长沟通、写作文语句不通顺,常写错别字等等,难道这些问题不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一环吗?我们应该抱有同等的重视。
  
  很多时候,家长会认为这是孩子天性所致,“我儿子很内向”、“我儿子话很少,像他爸爸”,“我女儿就是粗心”,但其实不然,因为认知少,所以限制了他们的表达。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孩子的教育上,中国的唐诗宋词、礼仪文化、节日文化、儿歌都对孩子成长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结合当代科技发展和创新,中国优秀的动画片,它们正用孩子喜欢的形式传递中国文化,讲述着尊老爱幼、教人向善的育人故事。
  
  最近,多家少儿频道正在播出的动画片《东方可儿》,是以中国文化为题材的时尚校园动画片。行业媒体报道其在送审央视少儿时,评审一次通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片以中国文化为宣导题材,对孩子而言是一部“有营养”的动画片;
  
  动画片中的主角可儿,她的学生身份贴近受众,正直善良的品质,有教养的谈吐、教人向善、好学勇敢的优秀品质,充分反应出中国家长心目中“好孩子”的形象,《东方可儿》能获得好口碑,也是因为赢得了家长们的夸奖,希望孩子能像可儿一样出色。
  
  请不要忽视了中国文化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拿出学外语的那股“劲”来引导孩子学习中国文化,我想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孩子们能够找到更好的出口,表达自己内心想说的话。家长不应该忽略了“本家”的训练,不能因为我们生在中国而放缓对“中国文化”的教育,孩子缺少的不是一门外语,而是需要能培养起促进更好表达自己的思维方式。
×